龙门文创:洛阳龙门文创院受邀参加2021清华文创论坛
发布时间:2021-12-06 10:00:00

12月5日,2021清华文创论坛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龙门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谢睿带领洛阳龙门文创院院长王启蒙、龙门园区文旅局局长李涛、香山寺管理处处长王晓燕、洛阳龙门文创院运营事业部部长李明博等应邀参加论坛,通过现场聆听发言,与国内顶级文创专家“零距离”交流,受益匪浅、收获颇丰,进一步坚定了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微信图片_20220119102816.png

本届论坛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下文简称“文创院”)主办,以“文创发展与乡村振兴”为主题,利用一天的时间,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邀请国内外学界、业界、政界的嘉宾,共同探讨乡村文创发展的巨大潜能和全新路径。

出席文创论坛的嘉宾有: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2021清华文创论坛主席柳斌杰,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向波涛,北京市科协党组书记沈洁,文旅部科技司原司长孙若风,河南省焦作市市委常委、副市长郭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文创院院长胡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政策规划处处长陈思宇,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副教授许斌,清华校友总会文创专委会秘书长、浮梁乡创学院院长殷秩松,腾讯公司数字舆情部副总经理高大为。受疫情影响,部分嘉宾通过线上方式参会。论坛由清华大学文创院副院长张铮主持。

向波涛在上午举办的论坛开幕致辞中说,在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的背景下,“文创发展与乡村振兴”这一话题,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根基与灵魂,文创工作可以通过人才、艺术、创意和技术等资源的介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乡村文创工作的目的是“用文化唤醒乡土,以创意激活乡村,让宜居重归乡村”。同时,还表达了在实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之后,可以期待“乡村,也是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景。

沈洁在致辞中回忆了与清华文创院的合作,并分享工作过程中的三点体会:一是中央把乡村振兴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实施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大有可为;二是“三农”是创新创业创意的一片蓝海、文化发展的一片沃土,要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三是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是城乡融合发展,城乡发展不是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而是共享成果的共生过程。

随后,柳斌杰、孙若风、郭鹏、张悦,以及瀚和文化创始人孙倩,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董事长毛大庆,浙江大学生态修复联合研究中心主任、杭州潘天寿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仁民等分别作了发言,分享了日常工作经验和实践成果。

胡钰在论坛总结发言中表示,此次论坛非常充实,极具启发性,加深了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即无乡村、不中国,无文化、不振兴,加深了对乡村的精神性意义的认识,即乡村的生态优势与文化优势可以很好满足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加深了对乡村的育人价值的认识,乡村可以有效帮助高校开展国情教育、劳动教育、专业教育。胡钰代表柳斌杰院长和清华文创院向参加论坛的各界嘉宾表示了感谢,清华文创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五年,始终坚持搭建开放、合作、共享的平台,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与国际文化交流,希望今后继续得到各方支持,共同推进文化强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进程。

微信图片_20220119102855.png

在下午举行的线上学术分论坛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传统保护与非遗传承”“乡村治理与媒介呈现”“文化介入与艺术表达”“文创赋能与产业振兴”等四个话题进行深入探讨与交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沙垚,《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执行主编杨学军,北京社科院传媒研究所所长郭万超,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董筱丹等作为点评嘉宾出席。

微信图片_20220119102914.png

此次论坛中,清华文创院还发布了“乡创云课程”、软科学课题成果《传承弘扬我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问题研究》、“南海文旅知识图谱联合研发项目”、数字文化联合研究“青峰计划”等四项研究成果。